不用跟你講你都知道啦
大便里有血,肯定不是好事。
但你要弄明白,是什么問題??!
要知道,同樣是便血,
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癌癥,
這差別可就大了。
超過80%的直腸癌,會被當成痔瘡治療!
因為直腸癌和痔瘡都會發生便血,而且都是鮮血,無論是患者,還是首診醫生,往往會被慣性思維所誤導,下意識地當成痔瘡,沒有進行專業的檢查,以至于釀成大禍,悔之晚矣!
有研究表明,我國超過80%的直腸癌,在出現便血癥狀時,被當做痔瘡,許多人因此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
還有一些患者以前有痔瘡病史,過了幾年又出現大便出血,自以為是痔瘡又犯了,用了一些痔瘡藥以后就不出血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出現便血,這個時候才去醫院就診,進行結腸鏡檢查才發現是直腸癌。
同為大便出血,該如何鑒別?
區別一:
痔瘡是直腸下段、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屬于人體“突起”病變,痔瘡的本質是血管團。
因此,其出血主要是各種原因(如久坐、免疫力下降、長期口服抗凝藥、飲酒、辛辣刺激等)導致血管團局部破損所致。
直腸癌屬于惡性腫瘤,是人體的“異常組織”。直腸癌的本質是腫瘤細胞和供應腫瘤細胞的小血管。
因此,其出血來源多是癌浸潤直腸黏膜使其表面潰爛或癌腫本身破潰導致。
區別二:
痔瘡便血顏色鮮紅,血不與糞便相混合,多沾在糞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
直腸癌便血則表現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甚至膿液相互混雜在一起,不易分開,而且往往伴有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排便困難等。
直腸癌”和“痔瘡”的便血的差別
出現大便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
直腸癌伴隨癥狀較多,主要癥狀有:
①直腸刺激癥狀。常見腹瀉,里急后重及排便不盡感,有時每日排便數次,但每次量不多。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
②癌腫破潰感染癥狀。常見大便帶有膿血及黏液,一般出血量較少,血呈鮮紅色或稍暗,附于大便表面,便血常為間歇性,少數病例可發生大量出血,病人有肛門下墜不適感。
③腸腔狹窄梗阻癥狀。癌腫浸潤腸壁使腸腔狹窄,引起大便變細變形,嚴重時出現排便困難。
④消耗跡象。惡性腫瘤長期慢性消耗,可出現貧血、消瘦等惡病質征象。
⑤轉移跡象。直腸癌一般無疼痛,但癌腫浸潤肛管和括約肌則疼痛顯著,惡性腫瘤細胞可以隨血液淋巴轉移至其他部位,如肝臟,肺等。
出現上述癥狀任何一條,要第一時間去做腸鏡和其他相關檢查
區別痔瘡和直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1、肛門指檢:
這個檢查方便、價廉,能發現80%的直腸癌。
2、電子肛腸鏡和結腸鏡檢查
年過40歲,即使沒有任何癥狀,也建議及時做一次腸鏡。因為絕大多數的腸道腫瘤,在早期沒有任何癥狀!
總之,如果您大便帶血,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肛腸??漆t生進行檢查,以排除直腸癌的可能。
什么時候需看肛腸科
1、便血:當您排大便時,肛門滴血,紙擦有血,或大便上有血,且為鮮紅色的血時,首先看肛腸科行直腸指檢及電子肛腸鏡檢查以排除直腸腫瘤。
2、肛旁腫物:肛門緣捫及腫物;大便時肛內有腫物脫出時,脫出物便后能自行回納或不能自行回納,需要用手脫回時
3、肛旁腫痛或肛門墜脹不適:肛門或者肛門旁邊腫痛時,或便時肛門疼痛;排大便有粘液時;當肛腸墜脹時;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
4、便秘:排便不暢、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者大便變細;大便排出困難
5、反復發作肛門腫痛、流膿
6、肛門潮濕、瘙癢等情況時
7、大便時有塊物呈圓錐形脫出時
肛腸科診治的常見疾?。和庵?、內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膿腫、肛瘺、肛乳頭瘤、直腸炎、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便秘、肛周濕疹、肛門瘙癢癥、肛門部尖銳濕疣、直腸息肉、直腸脫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