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照片的背后,都蘊藏著特別的故事
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是患者的真情流露
每一次笑容的綻放,都給予醫者無盡的力量......
對市立東方醫院運動醫學科及關節外科來說
昨天是難忘的一天
忙碌的他們一早便收到了
兩位患者送來的三面錦旗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一
偶遇車禍險喪命 醫護連合護健康
今年5月09日,67歲的唐某因車禍被緊急送到市立東方醫院,診斷“1.左髖關節脫位 2.左脛骨骨折 3.右股骨粗隆間骨折 4.頭部的損傷 5.面部損傷 6.左膝挫傷。”
入院后,經管醫生李春輝、楊豐立即趕來連夜為唐某進行“左髖脫位閉合性復位術+雙下肢脛骨結節牽引術”。
因為唐某進行雙下肢骨骼牽引,手術后的唐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唐某的病情漸漸穩定下來。5月18日唐某再次進入手術室,運動醫學科及關節外科主任施軍凱為其行“行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左脛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術后醫護人員每天耐心的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指導飲食。因患者術后便秘嚴重,灌腸無效的情況下,護士用手指為其摳出大便。住院45天,很大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肌肉萎縮、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未發生一例。
唐某一家看見運動醫學科醫務人員的付出一邊,感動的說道:“人家說醫院里沒有人情,沒有關愛,醫護人員麻木無情,但住院45天以來,我看到的是真情滿滿,你們的悉心照料,關懷備至,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面‘規范服務 熱情為民’的錦旗,你們受之無愧。”
患者二
傷后疼痛難忍險抑郁 醫護輪流疏導助康復
4月25日,56歲的龔某騎電動車與小轎車發生碰撞而致左膝及左小腿而受傷。受傷后的龔某左膝關節腫脹伴疼痛劇烈,不能活動。被送到市立東方醫院運動醫學科及關節外科的時候,疼的滿頭大汗。
入院后,醫生為龔某進行石膏固定制動,冰敷、消腫后,并完善相關的檢查后立即將其送至手術室行“脛骨平臺骨折開復位切內固定術 +脛骨植骨術”。
術后,龔某因對功能鍛煉時疼痛的恐懼導致功能鍛煉效果很差,對功能鍛煉產生抵觸情緒的龔某開始不喜歡與人交流,并放棄鍛煉,慢慢的產生抑郁。
因功能鍛煉效果差,康復效果不理想,龔某再次進入手術室做了“關節松解術”。術后,施軍凱主任及管床醫生楊豐、護士長宋學文、護士孫寶蓮等耐心的給予關節松動鍛煉指導及心理疏導,孫寶蓮護士只要是空閑,就會來到病床前一邊進行言語疏導,放松肢體,一邊緩慢的增加關節屈曲角度,腫痛時還給予按摩肌肉,進行放松,幫助龔某克服疼痛恐懼。
△龔某功能鍛煉中
經過長時間的心理疏導及看到關節較好轉后,龔某的心理受到很大的鼓舞,要求加強功能鍛煉等治療,住院四個月以來,膝關節功能較前明顯改善,雖然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但患龔某心理的恐懼已慢慢消失,并且每天都會主動的去進行鍛煉。
“雖然身體疼痛難忍,但你們對我的照顧讓我忘記疼痛,謝謝你們四個月以來的照顧,你們的醫生是為我治療身體上的痛,護士是治愈我心里的痛,真的謝謝你們,出院回家后,我一定繼續堅持鍛煉……”龔某送上精心準備的兩面錦旗感激的說道。
醫者有德,患者有情
患者從踏進
運動醫學科及關節外科的那一刻起
就接受了醫生們的精心醫治
護理人員的熱忱服務
感受著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般的關懷和照顧
醫護人員的精心、耐心和細心
一點一滴地記錄在患者及家屬心中
小小的錦旗是對骨科醫護人員的贊揚
更激勵著所有人以更加飽滿的熱情
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
為港城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