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2014年5月12日全文轉載 (http://js.xhby.net/system/2014/05/12/020944362.shtml)
工作累、收入低、壓力大、通道窄——
“壓力山大”:你所不知道的白衣天使
為釋放壓力,連云港市東方醫院婦產科近日組織護士做游戲。(王健民 攝)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記者近日走進一些醫院,探尋護理工作的價值,聚焦護士的職業成長,傾聽他們的內心訴求。
通過眼神,他們就知道病人的需求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這是常州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ICU)護士黃曄最喜歡的一段話,也是護士職業的真實寫照。5月11日,本報記者走進離死亡最近的ICU病房,零距離記錄這里的護士的一天。
在一個磷攝入過量、昏迷了近1個星期的病人身旁,護士丁倩正通過注射泵給她注射高鉀,以維持細胞活力。復雜的儀表鍵盤、閃動的熒屏、從頭到腳插滿的管線令人眼花繚亂。“這一根根管線都是病人的生命線,ICU護士的專業性很強,其它科室的資深護士剛來也不敢下手,因為管子很多,不知道從哪一路下去。”護士長陳建芬說。
ICU護士是白衣天使中的“特種兵”,吸痰、翻身拍背、洗頭洗腳、處理大小便等護理教科書記載的100多項生活護理駕輕就熟,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等各種專業儀器也能熟練使用。更考驗水平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護理心術”。想喝水、擦汗或哪里痛、心情好不好等,有的病人能通過手語、唇語來表達,有的就靠讀眼神。病人輕輕發出點聲音,監護儀器報警,他們不抬頭就能準確地判斷出是哪個病人出現了情況。整個上午,忙碌的護士沒有人喝一口水,沒有坐下休息,甚至沒有上過一次廁所。“不敢喝水,怕忙起來沒空。”
11點30分,護士分批吃中飯。這是唯一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機會。但是,正吃著,急診室送來了一個50多歲的男子。“主動脈破裂,馬上準備呼吸機、監護設備、搶救藥物……”
危重病人被送到ICU,只有兩個結局:轉危為安送往其它科室或永遠離開。這里很“殘酷”,卻是病人最后的希望。與死神較量,即使用盡全力,也難免有時會敗下陣來。ICU的護士比一般人更接近生命消逝的底線。“最難過的是看到孩子尤其是嬰兒離世。”黃曄就清晰地記得,一位母親因為產后抑郁,用刀砍傷襁褓里的嬰兒。雖然極力搶救,可孩子還是去世了。
“回到家的護士其實最需要照顧”
沒有節假日,平均一年上150個夜班;壓力大怕出錯、回家也失眠;收入低,找對象成老大難……護士普遍頂著三座“大山”——工作累、收入低、壓力大,這導致一線護士正加劇流失。
“護理是責任心、愛心、耐心和智力、體力的結合。”南京鼓樓醫院護士長賀玲說。
“都說娶個護士媳婦好,可以照顧人,其實回到家的護士最需要照顧。”陸兆霖是揚州蘇北醫院一位有20多年工齡的資深護士,說起這份工作,她用一個字概括——累。“一進病房從接班忙到交班,一回家只想窩在沙發里歇著,床上躺著。病房護士都是三班倒,常常還會加班調班,生物鐘容易打亂,加上上班壓力大,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護士找對象可不容易。”常州第一人民醫院護士黃曄說起身邊還沒成家的同事就為她們的終身大事著急。男護士就更麻煩了,“畢竟這份職業在社會上還有偏見,介紹對象時,一聽說男孩子是個護士人家就搖頭,都說一個男的干這個能有什么發展?”黃曄說,男護士的壓力遠不止這個。男護士許思遠每月到手的工資加獎金5000元還不到,“買房還貸加養家,生存壓力大,同批進醫院的30多個男護士近一半都改行自謀出路了。”
南京市護理學會理事、南京鼓樓醫院護理部主任陳湘玉介紹,我省約有20萬名在崗護士,盡管數量年年增多,但比起迅速擴張的病床數,幾乎所有醫院的護士配比都嚴重不足,護理崗位都是超負荷運轉。而且調查顯示,目前醫院中40%-50%的護士是合同制等非編制內護士,在收入、住房公積金、部分保險及晉升的機會等方面,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陳湘玉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隨著醫學的發展,護理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不能把護理工作認為是“簡單勞動”,要看到護士在維護病人健康、生命安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尊重他們的勞動價值。
職業成長上升通道亟待打通
在一些人心目中,護士只會“打針、發藥、量血壓”。實際上,隨著護理專業升格為一級學科,護士學歷呈“走高”趨勢,且帶動護士朝“??苹?rdquo;方向發展,護理門診已在一些醫院悄然出現,撿起了“醫生顧不上的活”,解決了不少患者和家屬的苦惱。
孫亞萍是常州第一人民醫院肝膽科護士長,目前擔任該院靜脈置管護士門診中心組長。所謂靜脈置管,就是在一些惡性腫瘤患者體內放置一根導管,配合化療用藥。“這項技術大多數醫生都不掌握,全交由護士負責。”孫亞萍說,靜脈置管護士門診是常州首家該領域的護士門診,每年接待病人超過一萬人次,成為腫瘤患者的福音——此前,患者每次化療都需要重新穿刺置管,痛苦不堪。成立護士門診后,為患者定期護理導管,消毒傷口、生理鹽水沖洗導管、講解維護導管知識,為患者減少了不少病痛。
目前,大專學歷已成了我省新護士入院的“基本門檻”,本科護士早已不稀奇,南京鼓樓醫院已經有了碩士點。“??谱o士”也是護士職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常州第一人民醫院已有36個護士拿到“??谱o士”證書。除了糖尿病、造口等13個專業,今年還新增了血液凈化、重癥監護、腸內腸外營養、心血管科4個專業。因為專業,帶來了護理質量的變革,這些年該院由護士牽頭進行的護理科研專利已達20多項。
打通高學歷護士的上升通道,成了很多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常州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倪靜玉介紹,因為目前護士的行政級別“天花板”很低,管理人才僅占護士總人數不到10%,很多資深護士雖然職稱上去了,但仍做著和年輕護士一樣的工作。就在上周,一院專門召集年輕護士們開會,首次為護士進行職業規劃,???、科研護士、教學、行政管理成為醫院為護士們設計的四大職業上升通道。
“醫生的嘴、護士的腿”是傳統觀念,衛生部已經把護理學列為一級學科,與臨床地位同等重要。南京市護理學會理事、南京鼓樓醫院護理部主任陳湘玉說,關注護士的職業成長,應成為各醫院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